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

主题:假如合肥房价骤跌30%,将会出现怎样的众生相呢??

发表于2007-09-03
房价疯涨,有人欢喜,有人忧愁,也有人愤恨。当二手房价也远远超出了一般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之后,便有人开始期盼着房价要降,甚至要暴降。

在楼价一路狂涨的时候,且让我们来一次狂想,那就是楼价骤跌,这个下跌的幅度越多越好,以给那些被楼价折磨良久的心灵一次畅快的呼吸。当然,已经有人预言假如楼价一年内下跌30%,银行的坏账将上升29.1%,14%的家庭将破产,所以,我们还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,假定房价骤降30%,这种可能短期内未必存在,但未来不好说,以期给那些高楼价的狂热追随者一点善意的风险提醒:从来没有只升不跌的市场,楼市有风险,入市须慎重。

所以,且让我们幽默一把,看看房价暴跌之后可能出现的众生相,在一笑而过之后,再来认真听听专家讲讲如何才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降价方法。

楼价骤跌流行语

卖家流行语:今天,你卖了没?

心态小析:多套物业不是难事,房价下跌不是坏事,只要预估准确,提前卖了了事。

买家流行语:今年过节不买房啊,买房只买廉价房

心态小析:等一等,看一看,还有更便宜的。从来我们就不怕他降价,我们只怕他降得不够剧烈。

开发商流行语:我降,我可以。

心态小析:留得青山在,哪怕没柴烧,只要挺得住,银行利息都不用交。
发表于2007-09-03
狂想篇之人间喜剧

《大电影》之2046

第一幕无极市上演“丙寅危机”

公元2046年,丙寅年,子月,丑日。在冲击春节黄金销售期的重要时刻,无极市知名开发商千门集团毅然在门口挂出楼盘大降价的消息,各大商家纷纷踊跃参与,无极楼市在短短一个月内一泻千里、汪洋四溢,楼盘价格跳水500%.闻讯之下,全国各路人马纷纷齐聚该市,上下跳蹿,各显神通,上演了一出该朝有史以来最为可歌可泣、波澜壮阔的绚丽一幕,史称“丙寅危机”。

话说这日,千门集团老总王老实召集部门经理开会,一问,才知道自己去火星云游半年,集团管理竟然一片混乱,房价在非常低廉的情况下,依然没有卖出一套。王老实不禁痛心疾首,训斥属下:“你们都是农民出身,你们怎么能忘了本?我们一直推行鲸鱼计划,就是为了要让更多的人,拥有更多更便宜的房子。什么叫做企业的责任感?那就是没有最低,只有更低。只要我想到我们的房子,没有及时送到消费者的手中,我的心哪,就痛……痛……”王老实还没说完就痛倒在地了。下属大慌。第二日,千门集团就打出了“买一套,送半套”的旗号。

一时间,城中风云变幻。富人集团、和谐集团、绿帽子集团、大家乐集团等纷纷跟进。富人集团宣布,自即日起推出300套保留别墅单位,每套售价从9999元起售,号称 “尊贵生活,从廉价开始”,而希腊集团则喊出只要你看得见的地方,就有降价产品的存在,“降价就在家门口,想躲你也躲不了”……城中更是一片“清仓大甩卖”“吐血大甩卖”“清货任捡、1元起价”,煞是热闹。
发表于2007-09-03
第二幕卜相迈遭遇“丐帮房东”

等到外山集团最后一个挂出降价横幅的时候,卜相迈正跟老婆在街上闲逛。只见对面一位面黄肌瘦、尖嘴猴腮、蓬头垢面的市民,直扑向夫妻二人:“两位行行好,买了我这套房子吧?有钱的捧个房子,没钱的附送家电。你们再不买,我就没钱吃饭啦。一看你们就知道你们是新婚燕尔的小情侣,需要一套住房来安家,我那里没住过的,售价只要999元,相当的划算。”

卜相迈听了嗤的一声笑了,“我为什么叫卜相迈,那就是不想买!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来自不易的局面,只要我拖多一天买,他就可以便宜个20%,不要说你的999元,我前面看了一个99元的,我跟他签了合同,只要98元,可是我最终还是不想买,只想买90元的,他不干,我就干脆降到了88元。现在是什么年代啊,还附送家电,送我两佣人我都不要,你说我该买不该买?”说罢,卜相迈跟妻子扬长而去,就剩下那位卖家在广场独自哭泣。
发表于2007-09-03
第三幕无奈何力主联手托市

然而,无极市主管部门领导魏曾贯和自尧生却坐不住了。魏曾贯找到自尧生,“自兄,这可如何是好?他们都搞全市大甩卖,岂不是公然指责我们卖地给他们太贵?”自尧生说:“人啊,就是这种奇怪的动物!当初是他们求着我们把表面的价格写高一点,怎么不想想我们也搞过买一送十,不知道送了多少地给他们,这倒好,如今给他们,他们也不要了,还要把房价卖得那么低,分明就是断了我们的财路!”魏曾贯频频点头:“不错,该出手时就出手,虽然我退隐江湖多年,也不能看到这种情况胡乱下去,病猫不发威,他还当我是老虎了。”

说时迟那时快,无极市无极银行行长戴德快和破坏银行行长龚集锦也登门造访。戴德快一上门便抱怨:“你们还只是没了子孙的钱,我可是没了祖宗的钱!这城中的开发商,个个都要亏本大甩卖,还要我们让利资助他们,说是如果不给钱,他们从明天起就不还钱了,就算抵押的房子,也情愿把它炸了,这可怎么办?”龚集锦也不断附和,四人越说越气愤,抓起电话,就给王老实打电话,痛骂一顿,质问到底是怎么回事。王老实委屈地说:“你知道,我有心脏病。这心不好,脑就不好,脑不好,记忆倍儿差。我又没说过我要卖贵价房,我都说我只为穷人盖房,这房子能不便宜吗?”

无奈,四人商议良久,决定自即日起联手托市,推出四大举措:1、推出“X限X竞”政策,规定自即日起,新拍土地,全部标明最高出让价和商品房最低售价,因此限制开发商倾销商品;2、大幅减免税收,减少土地出让金,一次性全部免去二手交易税费,同时将银行利息降至零,而愿意还贷者,每还贷100元,将增加100元信贷额度;3、大幅收紧土地,尚未开发的一律由政府收回开发,而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批出新的土地;4、决定趁此良机,实施旧城区改造,从而创造该区100万人口需要拆迁住房的新纪录。

魏曾贯为此特别接受了无极电视台、无极报社、无极电台和无机网的联合采访。“我们认为,现在的无极楼市是正常的,但是出现了一些小插曲。无论它再怎么低,谁叫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更低呢?它都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。我们相信,随着几大措施的推出,我们将可以把房价逐渐抬升到正常水平,我们说这话是有信心,是有实力的。很多人担心限制最低售价依然可能被人钻空子,但我们会加强监管,我们的目标是,没有住房!”

魏曾贯的讲话被得到了广泛的传播,然而也遭受了不少批驳。著名经济学家徐国庆表示,从历史的经验看,商品房上升必须符合8个条件,然而目前来看,一个都不符合;因此房价只能降,不能升。

不管如何,无极市主管部门的主要意见正在轰轰烈烈地贯彻之中。与此同时,开发商和银行也纷纷展开了自救行为。无极银行和破坏银行等纷纷成立了贷款追债公司,各大开发集团除了打出更为响亮的口号,如“给你一个最廉价的家”等,还积极跟媒体联系。王老实召开清明茶话会,向所有在场的媒体道歉,称自己以前在那么便宜的打折期没做广告,真是缺乏战略性眼光的考虑,接下来他将大幅增加宣传的力度。而卖家在经历了“反价”“惜买”风波之后,开始流行“一脚踢”来实施反抗,强调只要踢一踢脚趾,那就意味着最真实最低的价格,再不能降价了。
发表于2007-09-03
思想篇之专家访谈

楼价下跌30%没问题

谈锦钊(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、广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会长)

下跌30%不会导致经济危机

房价如果下跌30%,不会有大问题出现。我一直坚持认为,过高的房价就一定要下降。现在的水平是一万元的均价,那如果跌30%,就是七千元,这大概也就是回到一年多前的水平,这是很合理的。

现在包括学界,有不少人陷入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命题当中,一方面说房价虚高,要降,但另一方面一谈论到降,又推到极端,说会带来经济危机。有人提出说,房价如果下跌,就会出现香港负资产和美国次按问题这样的危机,这是错误的。香港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呢?不是30%、50%,是跌幅普遍50%以上!这种状况下,房屋的价值当然不足以抵对银行的贷款,就会出现负资产。单纯讲房价降对银行造成的冲击,是忽略了银行本身的抗压能力。从现在的情况看,如果房价下跌 30%,对银行也有一个冲击,但银行本身还能顶得住。同时,由于房价下降,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买房,这也能够带来银行业务量的放大,增加银行利润,这对银行也是好事。

所以,不能简单地把房价跌跟负资产问题联系起来,不是降不降的问题,而是应该提出跌多少也有个度的问题。我觉得,50%应该是个分界线,超过这个比例,相当于我们退回五六年前房地产业开发不久时候的水平,那就比较危险。但按照现在产品的质量和豪宅的价格各个方面看,我个人估计现在的房价有20%~30%的虚高成分,因此如果房价降30%,还是在一个比较合理的空间内。所以,有的人鼓吹说房价一降就会带来经济危机,这实际上还是表面上的希望降,实际上是不想降。

两三年下跌20%可能最理想

从理想的角度看,房价如果能够跌回到两年前市场的水平,还比较合理,但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看,现在下跌的可能性不大,跌到5000元的水平的可能性更是零,所以,能够用两三年的时间跌个 20%就已经很理想了。这主要是因为现在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去促使房价下跌,需求依然旺盛,但是供应相对不足,这个经济的力量很大。从政策层面看,制约需求的措施也不够,包括限制购买住房等,都是大家在说,在政策层面上还没看到可能性。同时,房地产市场也是一个各方利益诉求的市场,没买房的人当然希望房价降,但开发商作为生产者,他必然谋求利益最大化,他不希望降;政府能收土地批租的出让金,他不希望降;炒房的人,更不希望降;只有银行一方面担心自己的贷款收不回,一方面希望减轻信贷负担,因此可能会希望小降。
发表于2007-09-03
促使房价下降的三板斧

如果要促使房价降下来,我觉得还是要从供求上入手。

首先是应当增加土地供应。在中心区土地紧张的情况下,应当大力发展卫星城和17个中心镇,把人口合理迁移到郊区去。世界上的现代化大都市,都经历了一个开始是向心的,在中心区高度密集,随后由于过度密集,带来空气、交通等生活质量问题,又通过地铁、公交、私人小汽车等方式拓展到郊区的过程。我去过巴黎,那里的市中心也就30多平方公里,相当于我们一个东山区多,而工作在市中心的机关工作人员,每天从郊区开车到地铁口,然后再坐到市中心,也很正常;这是将来城市居住的模式,我们现在市内空气差、交通堵,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,未来的城市布局要有调整和改变。中心城区应以商用土地的供应为主,而中心城区的土地贵,实际上也使得周边的土地更有了开发的价值。另一方面,现在不是讲“中调”吗?对于已经衰落的旧城区的部分要进行改造,这也能增加一部分供给。

第二则是增加供应廉价房,包括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。我个人意见这个量一定要大,从2000年后,我们基本没有公房了,现在应当是补救。看广州市的规划,廉租房要建2.3万套,我看翻两三倍都没问题,大约在10万套左右比较合理。这主要是因为,城市的居住模式是变动的,人口是流动的,因此需要租房,而除了老人家给钱,年轻人一般是不能买房的,加上根据外国统计,在35岁以前,人均大约有3~4次的跳槽,甚至可能在同一个城市不同区工作,过早买房会带来不方便,因此也需要租房。而政府保障型住房是政府调控的很重要的力量。如果没有调控,全部都是商品房,那么市场就会膨胀,就是失控。但政府不能强行限定开发商的利润应该是多少,所以一定要掌握到足够多的资源,才能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干预、调控楼市。

第三则是分清自住和投资的区别,满足自住,抑制过度投机。这一部分政府也有做,但做得不够。而区分自住和投资的区别,可以按照是否第一次买房来计算,从第二套开始控制。如果说第二套是为小孩将来买的,只是为了赚取一个房价的时间差,那么从第三、第四套开始就应该卡得很死。因为这时候,购买房屋已经明显是为了卖而买,是为了博取房子的价值升值,因此要课以重税。而在经济学上,通过税收来加以控制,这是很正常的。另外,像加息,也可以考虑对第一套物业的房贷利息低一点或进行适当的补助,从而减轻自住型买家的压力。
发表于2007-09-03
发表于2007-09-03
发表于2007-09-04
发表于2007-09-04
[size=4]痴人说梦[/size]
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